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七月的山溪(04)  (第1/2页)
    [对!](04)    你瞎cao心也没有用?事局已然因为叶世文案而產生巨变。这也是天意?有人已经在使用这个天意了!天意是可以使用的吗?你以为你就是上帝?    下午四点多,杜立德又来请益佛法。    杜立德说:[释迦牟尼佛从来也没有说过:这是后来憨山大师说的,"分别是识,不分别是智"    月溪大师说:这两句话有点含糊,识与智,一是脑筋,一是佛性,没有转识成智之时?分别固然是识,不分别亦是识,已经转识成智,则不分别是智,分别亦是智,分别与不分别,不能以之来判别凡圣的。请解说!]    不分别用在修行。    分别用在讲经。    不分别则可沉静下来。    分别才能讲到经的深处。    老伯说:[空的学习使一些修行人,认为只要进入空定,就可得到智慧,那是不可能的,静下来,有个机会接近佛的世界,但是真正的佛性不等于空定?]    杜立德说:[喔?太多的大师认为空定就是智?]    老伯说:[定,空,智,这个智还是小智,因为不是圆妙的定?    佛性不只是定?也不只是空?]    杜立德说:[这样看来,歷代高僧,充满了错误的结论。]    老伯说:[所以学佛法,应该放掉那些大师高僧的註解,自己从佛典中直接去了悟!]    [可是那太难了?]杜立德说。    老伯笑着说:[比误入歧途好?]    [真的!不分别是智,这个错误的观念,传来传去,传很久了!]    不分别是修行,修行是手段。可以使心静下来,不和合。    是其作用。    [金刚经说:应无所住而生其心,并没有说不分别即是智。所无住之心,圆心。本心,还是有分别的。智慧激浪怎么没有分别?又不是死心?]    老伯又说:[世间的分别是白费工夫!    出世间的方别,则是解通与超然!    不使用分别?自然而容受如来。但是讲经则要善于分别。]    杜立德说: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