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六  (第2/10页)
。干将典韦战死。彼时父亲退驻到舞阴,闻此消息,痛哭。亲去哀悼,将尸体送至襄邑安葬。    日后每每经过襄邑,父亲抚摸墓碑,总要以中牢之礼祭奠。    白门楼陈宫赴死,父亲也是泣而送之,只是陈宫没有回头。    当初东征陶潜,父亲对家人说,“我若不还,往依孟卓。”张邈字孟卓,和父亲关系亲密。后来父亲回来与张邈相见,二人垂泣相对。    父亲和张邈、袁绍同为友人,日后却分道扬镳。张邈叛曹,曹袁反目。但当父亲攻下冀州,站在已死的仇敌袁绍墓前,还是泪垂。    去年乌桓回师,郭嘉逝于易水,父亲更为哀恸。痛哉、惜哉。大哭不止。    父亲从不是吝啬眼泪的人。    性情所致,流于外表。    他哭爱将、哭友人、哭谋臣,而今时隔十一年,再哭亲子。    停殡第一日,各路官将士人前来吊唁。曹丕白日招待宾客,下午去灵堂,看见曹cao静坐在曹冲灵柩旁。    “父亲……”    曹cao摆了摆手。    暮色四合了,夕阳残留着一点红光。如同熄火后灰烬里明灭的火星。    曹丕走进去,犹豫半晌,安慰道:“父亲……不必太难过……”以免伤身……    曹丕最后的话没来得及开口,曹cao已然抬头。他身旁就是幺子的灵柩,入棺不过四日,他的次子却叫他不必伤心?    曹cao不免想起那日看望曹冲,曹丕别过脸。他为什么别过脸。    曹cao缓慢地说,“曹子桓,冲儿死了,如何不伤心呢。”    “是……父亲……儿臣……”    曹cao审视曹丕,青年人低着头,自知失言。可是细细看来,却没有深切的痛苦。毕竟已经过了四天……也不过四天。四月一父子敦伦,几日后曹冲就病情加重。这莫非是天谴?祠堂列祖列宗注视他们荒唐父子,大逆不道有背人伦。十一年前长子战死沙场,十一年后幼子病死床榻。……两个麒麟儿……都命归九泉。    “曹丕。”    他说,“此我之不幸,而汝曹之幸也。”    曹丕猝然一僵,脸色惨白。父亲竟是这样看他的?他从没有觉得曹冲之死是他的幸运。他从没有垂涎过继承人的位——不……可是他真的只为幼弟感到痛惜,没有半分幸灾乐祸!    曹cao看着他,眼里的哀痛深沉,掺一抹对他的厌色。如挟冰的深流。    “滚。”    曹丕彻骨寒凉。    汝曹之幸……汝曹之幸!    原来在父亲眼里,他这般不堪龌龊。    “是……”曹丕失魂落魄地退下,走在路上还一个踉跄。    夜晚伏在案上,回忆起下午的事,曹丕不禁又把脸埋衣袖上。    他觉得心脏好像被父亲剐了一通。    父亲怎么这样看待他呢……    曹丕又是委屈,又是伤心。两月前被父亲接受,月前和父亲敦伦,还以为是得偿所愿,没成想是如梦泡影。想起这里,他悲从中来。    父亲怎么这样看待他父亲怎么这样看待他父亲怎么这样看待他……    他不是父亲最爱的孩子。长兄在时是长兄,阿冲去后还有曹植。    他排在后面,父亲的冷言冷语还受得少么?    可是——    此我之不幸,而汝曹之幸也……    太伤人。    一声一声犹响耳畔,曹丕越想越难过。他自忖自己平日也算是恭谨谦让,从没有任性妄为之事,怎么在父亲眼里,沦落成没心肝的人。他用袖子揉了揉脸,眼泪吸进布料里。    翌日曹丕向曹cao请安,进门前犹疑甚至担心先迈哪只脚才算恭敬。进了门跪下请安,闭眼等待父亲说话,仿佛等着审判临刑的一斧头。    听到了退下,就落荒而逃。他没注意到父亲眼下的青黑。    曹cao昨夜也没睡好。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