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李农妇巧制竹编篮 (第1/3页)
李农妇巧制竹编篮
话说阮小七领着林黛玉下了关,把桩上缆的小船解了,坐上船望水寨里去。芦苇丛中,渐渐望着青山斜阻,水接遥天。转过山后,露出一带岸上水寨,又有许多水中小岛,皆建着小寨。到处刀枪剑戟,四周竹枪鹿角。水面战船小舟不断来往,岸上树稚新条不绝绕篱。茅檐傍泊,桑柘成林。篱外高悬沽酒旆,柳阴闲缆渔翁船。 小七把船撑到岸边,扶林黛玉上了岸,入水寨里来,放声叫道:“老娘,我带了人来!” 黛玉只觉地面鹅卵石叠叠层层,一路轻轻慢慢踩着,竟不累腿脚,反而微麻舒畅,十分有趣。一些石缝与卵石间隙中流淌着肥珠子搓出来的水,空气中充满着肥皂味儿,不知脏的小猴儿仔们喜爱蹲守那黑黢黢的石缝,去戳五彩斑斓的小肥皂泡泡。 二人径到一处寨房门前,只见一个婆婆走将出来,嘴里说道:“你两个哥哥还不见影儿,你如何这时回来?”这便是阮氏三雄之母李氏。 李氏正要与小七说些甚么,忽然见着林黛玉,把话咽了回去,沉默了一会儿,拉着脸道:“快进来吃茶罢,仔细石路湿滑。” 当下二人进屋,李氏正要捧茶碗来,黛玉见她腿脚不便,心里好生难为情,连忙上去自己端茶。面前摆着两个一样的碗,刚碰到左边那个,李氏便道:“那一碗是酒。”黛玉听说,便拿了另一个,又把椅子为李氏挪好,扶她坐了。 那阮小七把酒一饮而尽,只过半会儿,忽然天旋地转,望后扑地便倒。林黛玉唬慌了,不知发生了什么。 李氏放下碗来,朝黛玉正色道:“小姑娘,他吃了蒙汗药,一时半会儿醒不过来,你快趁此时逃罢!外面缆着船,我请几个信得过的来摇船,再给你些盘缠。到了金沙滩,可见一处酒店,就安全了。”黛玉不解何故。李氏叹道:“许是过去在石碣村穷苦惯了,不能婚娶,如今山寨上过得自在快活,想老婆想疯了,一时糊涂,忘了廉耻!是我管教不当,竟让他做出拐骗女子上山的勾当来!如今做出这等丢脸事,他爹泉下得知,如何能安心。”说罢,抽抽搭搭地哭起来。 黛玉忍俊不禁,方知误会一场,于是好言哄劝,把事情来龙去脉都说明白了。李氏始终踌躇,问了好几回才肯信,连连叫苦,忙去给阮小七调解药。 黛玉此前不曾见过蒙汗药,更不知有何弊损,因此十分担忧,守了约一刻钟,那小七才如梦中睡觉一般爬将起来,摸着脑袋说道:“我好像没吃多少酒,恁地醉了。方才说到哪里来着?”李氏赶紧转过身去不说话,黛玉抿着嘴笑起来,阮小七一头雾水地看着她们。 吃了茶,阮小七向李氏报备了,领着黛玉去后边小竹林。果然几处竹篁沿小径曲折,青郁郁一片翠凉,路旁设着小石桌并几个石墩磨成的凉椅。石桌上放着未编织完成的竹箩,下边也放着几个编织成的笠帽。 黛玉见了,不禁喜笑颜开:“这些都是你做的?”阮小七骄傲地笑一声:“都是我娘编的!以前在石碣村时,草房附近也有竹林,我们兄弟三个平日用的帽子器具都是老娘用竹条编的。竹子这玩意儿,有韧劲,坚固,还给咱们家省钱。”说着,走过去取了个笠帽,递给黛玉:“喏,你瞧。” 黛玉接了,仔细一看,见竹条脉络紧密繁复,经纬变化多样,似花开一般,编之有序,倒也美观,因道:“全是婆婆一个人做的?”小七道:“那当然,这般本事,山上只有她一个!”黛玉笑道:“这才是巧夺天工呢。”小七道:“这算甚么!”便拉着她回去。 李氏听说黛玉要看竹编,领着二人到了另一间房。当下推开门,只见里头放着李氏平素编织的各色作品,有未编完的,也有已染色的。桌上放着竹编的红黑染色花瓶,茶杯,酒碗,盒具之类,椅脚边堆着些竹篮,墙上挂着竹编笠帽,其余地方随意放着竹箩,竹筐,箕畚,摇篮,竹扇,蓑衣,撑杆,渔网之类。 黛玉看到桌上一套茶具:茶壶,壶盖,小盏子,盏托,都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